沈陽3月冰面漸融,69歲冰球小將王大明不舍冰球季
沈陽的3月已經(jīng)擺脫了寒冷的冬季。氣溫的上升使得勞動公園的人工湖冰面上開始出現(xiàn)許多冰塊凸起,這預示著冰面即將開始融化。對于王大明和“老男孩”們來說,他們的冰球賽季即將畫上句號。
場地不甚平坦,澆冰和抹縫的工作全需親力親為;缺乏擋板,只得圍上一圈積雪來形成場地;球門無處可尋,便以兩只鞋子充當目標。即便如此簡陋的野外冰場,那些六七十歲的“老男孩”們仍會不畏風雪,堅持前來“打卡”。
冬季來臨,我全身心都沉浸在冰球的樂趣中。盡管老伴邀請我前往海南享受溫暖的冬季,我卻婉拒了。女婿提議帶我去成都游玩,我同樣沒有答應。整個冬天,我選擇留在沈陽,不愿離開。王大明如此說道。
遲到的啟蒙:69歲的冰球“小將”
王大明現(xiàn)年69歲,他的家鄉(xiāng)在黑龍江,擁有悠久的冰上歷史,但他在冰球領域的時間卻僅有十年。他家中是冰球世家,他的三個弟弟在年輕時都曾是牡丹江市隊的專業(yè)球員,他們曾取得過驕人的成績24直播網(wǎng),似乎還獲得過全運會的銀牌。提及牡丹江的三兄弟,其他市的球隊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。若是舉辦一場家庭冰球比賽,他們家必定能奪得冠軍。
沈陽市鐵西區(qū)勞動公園的露天冰場上,"老男孩"冰球隊的隊員們正在進行他們的訓練。這一幕,被新華社的攝影師潘昱龍捕捉了下來。
盡管家中有著打冰球的悠久傳統(tǒng),但王大明在速度滑冰方面卻有著過人的才能,他曾在沈陽市少年男子組全能比賽中榮獲第一名。退休后,他時常前往沈陽南湖公園的冰場享受滑冰的樂趣。南湖公園位于沈陽市中心,湖面寬廣且平滑,一到冬天,眾多喜愛冰上運動的市民便會聚集于此鍛煉,其中不乏幾位熱衷于打冰球的老者。王大明在滑冰的時候也偶爾看看冰球場的熱鬧。
沒過多久,他在弟弟的慫恿下開始玩起了冰球。
“老男孩”冰球隊的隊員們正在場邊更換冰球裝備,這一幕被新華社的攝影師潘昱龍捕捉了下來。
王大明回憶道,他曾赴日本,打算購置一雙質量上乘的滑冰鞋。弟弟聽聞此事后,便向我建議,滑冰這種一圈又一圈如同拉磨般的行為有何樂趣,不如嘗試冰球運動。于是,我改購了一雙冰球刀,就此開啟了冰球生涯。未曾想,這一嘗試便讓我難以割舍。
冰球聚起的“老男孩”
真是讓人依依不舍。今年冬天來得晚,暖意卻早早降臨,我們不得不減少打雪仗的時間將近半個月?!蓖醮竺魍羌磳㈦S著冬季逝去的野冰場,不禁感慨萬分。和他有著同樣不舍心情的,還有二十多個“老伙伴兒”。他們在這片不大的冰面上滑冰、玩冰球,宛如一群孩子舍不得丟棄雪糕棍上最后一點奶油一般。
王大明剛開始打冰球的時候,在勞動公園參與這項運動的人寥寥無幾,僅有三五個。然而,不知從何時起,這里逐漸熱鬧起來,越來越多的人紛紛前來詢問并加入,如今人數(shù)已增至三十多人。
“老男孩”冰球隊隊員在沈陽市鐵西區(qū)勞動公園里的露天冰場進行訓練。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
我們隊伍中最年輕的成員已經(jīng)五十六七歲,而年紀最大的成員則已74歲高齡。隊伍中工人占據(jù)了多數(shù),同時還有教授、國家干部、警察、技術工程師等不同職業(yè)的人士。王大明這樣介紹道,隊員們的背景也是各不相同,像他這樣自幼便習得滑冰技藝的人并不多。他們隊伍里的孟凡喜在退休前甚至未曾滑過冰,只是看到大家在此玩耍覺得有趣,便加入了我們的行列。起初涉足這項運動時,主要關注的是挑選何種鞋子,于是我也購置了一雙,隨后向他人借用釣竿,再向其他人借來頭盔。大家彼此間互相協(xié)助?!?/p>
隊伍日益壯大,組建一支足球隊漸漸成為了眾人的共同心愿。王大明回憶道:“記得當時有媒體以‘老男孩’為題報道了我們,這個標題既彰顯了我們冰場上的拼搏精神,又契合了我們共同揮灑汗水的快樂,于是我們就將球隊命名為‘老男孩冰球隊’?!?/p>
想去北京看冬奧
老男孩隊組建后,立刻顯現(xiàn)出顯著的變化。我們現(xiàn)在的行為舉止更加規(guī)范有序。以前,大家一到場就換裝上陣。而現(xiàn)在,隊長會帶領我們進行一系列的準備活動,確保肩部、肘部和腰部都得到充分的活動,之后才會進行分組對抗。王大明這樣說道。
冰球運動在冰面上進行,競爭激烈,動作迅猛,受傷風險較高。王大明為了確保大家打球時安全,費盡心思,總是反復提醒老友們盡量降低身體碰撞。“一旦撞上,可能得躺一個月才能恢復?!彼€考慮為隊員們購買意外傷害保險,但咨詢保險公司后得知,超過六十歲便無法投保。
幸運的是,今年冬天我們有望改善只能滑野冰的現(xiàn)狀。我們已經(jīng)與隊員及工業(yè)大學取得聯(lián)系,對方學校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,且場地設施正規(guī)。計劃在今年冬天與他們進行交流,于正規(guī)場地上一展我們老男孩的風采。
雖然球齡不算長,但王大明看球的年頭可長了。
一位“老男孩”冰球隊的球員正在場邊更換冰球裝備,這一幕被新華社的攝影師潘昱龍捕捉記錄。
在我弟弟他們于牡丹江揮灑汗水打球的那些日子里,我?guī)缀趺繄龆嘉丛毕?。有時,我會拉著我的老伴一同前往。記得有一次,她懷著我們的女兒,為了觀看冰球比賽,我們匆忙趕路,不幸在樓梯上滑倒,導致腰部受傷。王大明回憶道,那時的比賽都是在戶外進行的,“我們凍得瑟瑟發(fā)抖,不停地跺腳,一待就是一個多小時”。
近兩年來,國內觀眾得以欣賞到北美冰球職業(yè)聯(lián)賽的比賽。王大明便讓女婿在手機上下載了央視的APP,以便在電視上無法收看時,能在手機上觀看。畢竟,“看不到比賽總覺得不舒服,心里總覺得癢癢的?!?/p>
談及即將于北京舉行的2022年冬奧會,王大明難掩心中的激動:“屆時,我必定會前往北京。我計劃親自帶著我的小外孫,現(xiàn)場觀摩我國國家隊的冰球賽事,同時借此機會對下一代進行培養(yǎng)?!?/p>
文字:新華社記者張逸飛、沈楠、肖亞卓
圖片:新華社記者潘昱龍攝